打开“脚爬客”APP,搜索地学博士李鑫的“脚印”,几乎每次他都是在各大世界级或者国家级的地质公园里,与众多科普志愿者一起探索地学的奥秘,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在这款由李鑫创立、国内首家专注于地学科普自然体验网络平台上,汇集了数万名地学科普、自然教育的爱好者,还有数以千计的专业科普志愿者。仅去年一年,他们就开展了数百场地质公园科普活动。
“地球太奇妙了,太多的地理科学等着我们去研究,体验和分享。”李鑫说。
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读本科和研究生时,李鑫选的都是地质工程方向。
2011年,李鑫辞职回到母校攻读环境地质方向的博士。他所在的课题组开始涉足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和地质公园领域,他也多次奔赴广西、山西、福建等地,参与了当地地质公园项目的申报、规划和建设。
李鑫发现,国外的地质公园建设,不仅与自然环境结合紧密,更要求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让每一个当地人都了解地质公园,推动全民科普。
国外的地质公园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中国的地质公园发展方向在哪里?如何因地制宜?李鑫开始从产业的视角去思考中国地质公园的未来。
彼时正逢湖北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在职科研人员、高校的博士生创业,李鑫决定将研究课题升级为创业项目。
他拉上一位同学合伙,成立武汉地学之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脚爬客”APP。
为了搜集各类资料,李鑫去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参加学术会议时,特意观察当地的地质公园科普模式。
对比之下,李鑫意识到,国内的地质公园科普推广大有可为。
作为国内首个地学科普APP——“脚爬客”涵盖地质公园智能导览、地质公园脚印、地质公园游记等功能,为自然保护地提供申报规划建设咨询以及训练营、校园行、科普云等科普服务。
李鑫说,目前,“脚爬客”平台先后与200多家地质公园达成战略合作,在重庆、广东、山东、甘肃等地打造出500多条地质科普旅游线路。
除了给自然资源保护地提供传统的咨询申报服务以外,李鑫团队充分利用“地质专业知识+互联网”,在活动中挖掘当地的科普价值。
围绕地质公园申报咨询、科普训练营、科普教育等几大业务板块,去年一年,“脚爬客”平台营收近2400万元。
此外,团队承担了30余项自然保护地申报规划建设服务和百余项自然保护地线上线下科普服务,招募了25880名地学科普志愿者,举办了118场地质公园科普校园行讲座,与全国102所高校建立了合作。
李鑫举例,团队先后组织专家及志愿者仅在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就开展了10多次科普,帮当地开发出20多条地质科普游玩路线。“科学研究和科普推广,必将推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李鑫说。
(本网所发图文版权均归《中国平煤神马报》所有,如有转发,请注明出处。)